工作动态
当前位置: 首页
>> 工作交流 >> 工作动态
区市之窗|荣成市委党校在全省县级党校(行政学校)办学治校现场观摩会议上作交流发言

发布日期:2024-05-22 访问次数: 信息来源:威海市委党校 字号:[ ]

  5月17日,全省县级党校(行政学校)办学治校现场观摩会议在潍坊市安丘市委党校召开。会上,荣成市委党校以“以匠心情怀践行党校初心 以智库建设服务中心大局”为主题,作交流发言。

近年来,荣成市委党校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工作重要论述,立足荣成区域发展实际,聚焦建设“一个”联合平台、实施“两项”激励措施、优化“三向”调研模式,探索构建了“1+2+3”的科研咨政新格局,精准有效服务于地方党委政府决策,有力推动县级党校科研咨政工作内涵式高质量发展。


以匠心情怀践行党校初心

以智库建设服务中心大局

中共荣成市委党校


  荣成市委党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工作重要论述,聚焦为党献策,立足区域实际,主动发挥县级党校科研咨政作用,在组织方式、政策支持、调查研究上深度发力,探索构建“1+2+3”科研咨政格局,取得了一定成效。

  一、建设“一个”联合平台,搭建外部共研载体。形成以党校为主体,市委办、政府办共同参与,涵盖人大、政协、发改等30多个部门的“联合智库平台”,重点聚焦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开展咨政研究。一是精准分工协作。“两办”负责围绕全市中心工作选题,沟通协调部门镇街共同参与;党校负责课题研究开发、科研成果编审工作,达成分工明确的联动式合作。二是实施“双向选题”。部门选题时,主动对接党校围绕某一方向开展合作研究,破解现实难题;党校选题时,将意向课题的调研方式、事项、时间以清单方式交给“两办”,由“两办”牵头协调配合调研。三是注重成果转化。专刊转化,将平台成果以《视点》《参阅件》2份咨政专刊形式编纂印发,供各级各部门决策参考;课堂转化,将各类咨政成果纳入教学课题库,按40%左右的比例转化为课程。

  二、实施“两项”激励政策,激发科研内生动力。一是实施蹲点调研制度。联合组织部门出台《关于支持市委党校教师蹲点调研的意见》,定期选派教研人员到基层一线开展3—6个月的蹲点调研,参与实际工作,点对点搜集资料、掌握实情、分析数据。二是实施创新工程办法。出台《荣成市委党校(行政学校)教学和智库建设创新工程暂行办法》,每年提供17.5万元资金,常态化支持重大课题、学术专著、精品成果产出,大力培养学术人才,促进高端教学、科研、决策咨询成果和重大改革创新成果持续增效。

  三、优化“三向”调研模式,延展科研咨政触角。一是向上。与8所高等院校、4处智库机构,以及上级党校对接,吸引专家学者开展高层协作调研;二是向外。面向先进地区,组织教研人员到域外开展经验借鉴调研,形成指导性调研成果;三是向内。成立“海洋、乡村、生态”等六大教研组,联合部门、镇街、企业、村居携手攻关调研,形成助推区域发展的建议性调研成果。

  实施“1+2+3”科研咨政机制以来,咨政工作受到市委高度重视,“联合智库平台”案例荣获全省县(市、区)委党校(行政学校)优秀改革创新案例,并成为市委一项重点工作,实现“两办”、人大、政协等每年初汇总选题向全市发布,常态化开展对策研究的工作格局;咨政成果得到各级肯定,编印《视点》《参阅件》9期,8项成果被威海、荣成市委主要领导批示,转化到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;科研学术专著取得突破,先后出版《荣成市乡村振兴建设案例教学集》《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乡村治理研究》2本专著。

  下步,荣成市委党校将继续深化科研咨政布局,坚持开放协同、坚持激励导向、坚持调研支撑,发挥县级党校科研咨政优势与独特信源优势,推动科研咨政内涵式高质量发展,为建设“深蓝、零碳、精致、幸福”的现代化新荣成贡献党校力量!




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